CRS,全名為「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2014年7月制定的一項全球性協議,旨在提高稅務透明度並打擊跨境逃稅。根據CRS,全球約120個稅務管轄區承諾實施自動交換財務賬戶資料,以促進各國之間的信息共享。
目錄
CRS的背景與目的
在過去,各國稅制差異及缺乏信息交流使得許多富人能夠將資產轉移至海外以避稅。CRS的推出旨在改變這一現狀,透過建立財務機構之間的自動信息交換機制,確保全球金融帳戶的透明化,從而打擊利用海外賬戶逃稅的行為。
CRS在香港的實施
香港政府於2016年6月30日通過《2016年稅務 (修訂) (第3號) 條例》,為自動交換財務賬戶資料(AEOI)提供法律框架。香港的財務機構需識別客戶的居留司法管轄區,並在發現客戶為需申報稅務管轄區的稅務居民時,向香港稅務局申報其賬戶資料,稅務局將與相關管轄區的稅務機關交換該資料。
CRS如何運作?
根據CRS的要求,財務機構需履行盡職審查程序,以確定賬戶持有人及某些實體賬戶持有人的稅務居留司法管轄區。財務機構需收集及申報以下信息:
- 姓名
- 地址
- 出生日期(個人客戶及控權人)
- 居留司法管轄區
- 稅務編號(TIN):稅務機關識別稅務居民身份的標識。在香港:個人客戶的稅務編號為其香港身份證號碼。實體賬戶的稅務編號為其商業登記號碼。
- CRS 實體類別(實體客戶)
- 控權人類別(適用於被動非財務實體)
此外,財務機構還須申報賬戶編號、賬戶的年終結餘或價值,以及相關年度的利息、股息及出售財務資產所得收益的總金額。CRS主要關注「金融帳戶」的資訊,包括:存款帳戶、證券經紀帳戶、基金、私募基金、信託以及具有現金價值的保險。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帳戶(如地產、珠寶等)並不在CRS的交換範圍內。
CRS對你的影響
如果你在居住管轄區以外地區擁有資產或收入,你的財務賬戶資料可能會被轉交到你的居留司法管轄區。目前,超過1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管轄區已同意從2017年或2018年起開始交換稅務居民資料。
常見迷思
許多人對CRS有誤解,認為其實施會導致自己所有資產的完全透明化,並擔心會被多課稅。然而,CRS僅針對金融帳戶的信息交換,不會涉及非金融資產。此外,對於金額的報告,也不再有最低限額的限制,所有金融帳戶都將被納入申報範圍。
廷伸閱讀:結餘轉戶比較